本期人物:刘岩,我校菠菜信誉平台集合网2018级交通运输1班团支书。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被评为“河南省三好学生”、“河南省优秀学生干部”和“河南省文明学生”等,获得“最美大学生”、“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等校级荣誉,她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并多次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主持的科研项目被确立为河南省大创项目,《乡村科技》收录两篇期刊论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
“阳光炙热,我和父母在地里种红薯苗,先挖小坑再把红薯苗放进去,然后把先前挖出来的土再埋进去浇点水,在土上给每一个红薯苗留下小空隙。”想到这样一套需要在五亩地上弯腰完成的“动作”,激起了刘岩想要用科技改变耕作方式的念头,并且在大三的时候通过努力把想法变为了现实。
通过大一大二的学习积累,大三时候刘岩主持的《基于秧苗扦插种植机车的自动化分拣平台研究与设计》被确立为河南省2020年创新训练项目。她所设计的机车实现了从启动到耕种结束仅需一人驾驶,在保证秧苗成活率的同时减少了人工劳动且提高种植效率。正是因为从小帮助父母耕作的切身体会,刘岩更想通过农业自动化的力量,让父母和更多人能够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她想为农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希望能够用我所学,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人认识到科技改变农业的力量。”
在成长这条路上,刘岩时刻提醒自己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当回忆起知道项目结果后有什么感受时,她只是深深地说了一句:“真的很开心,因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刘岩把大学生活演绎成了很多人期待的样子,学业优异,满载荣誉,前途光明。
每一份荣誉的取得都写满不易,每一次收获的喜悦背后是不懈地努力。对刘岩而言,“知不足而奋进,弥差距惟自强”正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她说:“大学短短四年,我不希望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对她而言,想要成就更优秀的自己是向上的动力。渴望变得更加优秀的种子在内心扎根,刘岩相信自己可以做出更大的成绩。学习、工作和生活总是充满挑战,在每一次受到挫败的时候,父母无声的爱,师长谆谆的鼓励,只有默默的支持,就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学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在学习路上,刘岩庆幸自己遇到了郑科院的师长,在自己刚入校时,是辅导员老师刘蒙的细心关怀帮她克服了不适应,在自己学习没有头绪时,是邱靖涵老师引导她做好学习规划并指导她按部就班地落实。她说:“我遇到了成就自己的伯乐,自身的人生轨迹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在老师的指导下,刘岩按照长远规划给自己制定清晰的小目标,大学期间,她始终把专业学习放在第一位,在学习与工作发生冲突时,她给自己制定了三条原则,合理安排时间,挤时间干工作;不盲目投入,把事情按轻重缓急划分对待;如果活动严重影响到个人学习生活,做出必要取舍。刘岩始终相信学习非一日之功需长久坚持,时间是对人对事最好的历练和考验。
“百折不挠,精益求精。”刘岩用这两个词要求自己,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在做项目时,刘岩遇到了自然条件的阻碍。她选择的早冬薯需要在七八月份种植,但受疫情影响开学晚导致种植时间晚了两个月,天气寒冷让幼苗很难存活。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她先是在网上买营养土和木板,把木板制作成长方体容器,后又从学校北苑桃李园附近挑选一块合适的地挖出来搬到科东实验室,又用塑料薄膜小心盖上,然后耐心等待。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画图操作,这对她来说这又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学习专业课时,理科知识一直是让刘岩头疼的领域,而画图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涉及大量还没学过的的理科内容。她找资料找网课进行学习,刚开始学习就像进入了黑洞,让她不知所措,后来她积极与学长学姐交流,指导老师也提供了很多建议和帮助,她的心态逐渐发生变化,她选择迎难而上,不断突破自我,也终于开始渐入佳境。
在刘岩看来,志愿活动和党团服务是她生活的调色盘,让她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校内,她是班级团支书,恪尽职守做好班级事务管理,是老师身边的好帮手;作为院系资助团团长,她在海量信息资料前耐心整理审核,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疏通“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在校外,刘岩积极参加大型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每年寒假都会参加家乡高铁站的春运志愿者服务,疫情期间她也仍坚守岗位,尽己所能服务更多人,她说:“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很自豪,可以在祖国的万里铁道线上工作,就算是萤火之光,我也想温暖别人,把志愿精神传递下去。”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或早或晚。刘岩是晚熟的人,善良坚韧,漫长的积累,曾经的遗憾,让她面对挫折更加从容,面对成绩更加珍惜。她用实际行动向我们昭示:“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以梦想为舟,奋斗为浆的故事仍在远航……
“阳光炙热,我和父母在地里种红薯苗,先挖小坑再把红薯苗放进去,然后把先前挖出来的土再埋进去浇点水,在土上给每一个红薯苗留下小空隙。”想到这样一套需要在五亩地上弯腰完成的“动作”,激起了刘岩想要用科技改变耕作方式的念头,并且在大三的时候通过努力把想法变为了现实。
通过大一大二的学习积累,大三时候刘岩主持的《基于秧苗扦插种植机车的自动化分拣平台研究与设计》被确立为河南省2020年创新训练项目。她所设计的机车实现了从启动到耕种结束仅需一人驾驶,在保证秧苗成活率的同时减少了人工劳动且提高种植效率。正是因为从小帮助父母耕作的切身体会,刘岩更想通过农业自动化的力量,让父母和更多人能够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她想为农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希望能够用我所学,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人认识到科技改变农业的力量。”
在成长这条路上,刘岩时刻提醒自己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当回忆起知道项目结果后有什么感受时,她只是深深地说了一句:“真的很开心,因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刘岩把大学生活演绎成了很多人期待的样子,学业优异,满载荣誉,前途光明。
每一份荣誉的取得都写满不易,每一次收获的喜悦背后是不懈地努力。对刘岩而言,“知不足而奋进,弥差距惟自强”正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她说:“大学短短四年,我不希望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对她而言,想要成就更优秀的自己是向上的动力。渴望变得更加优秀的种子在内心扎根,刘岩相信自己可以做出更大的成绩。学习、工作和生活总是充满挑战,在每一次受到挫败的时候,父母无声的爱,师长谆谆的鼓励,只有默默的支持,就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学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在学习路上,刘岩庆幸自己遇到了郑科院的师长,在自己刚入校时,是辅导员老师刘蒙的细心关怀帮她克服了不适应,在自己学习没有头绪时,是邱靖涵老师引导她做好学习规划并指导她按部就班地落实。她说:“我遇到了成就自己的伯乐,自身的人生轨迹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在老师的指导下,刘岩按照长远规划给自己制定清晰的小目标,大学期间,她始终把专业学习放在第一位,在学习与工作发生冲突时,她给自己制定了三条原则,合理安排时间,挤时间干工作;不盲目投入,把事情按轻重缓急划分对待;如果活动严重影响到个人学习生活,做出必要取舍。刘岩始终相信学习非一日之功需长久坚持,时间是对人对事最好的历练和考验。
“百折不挠,精益求精。”刘岩用这两个词要求自己,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在做项目时,刘岩遇到了自然条件的阻碍。她选择的早冬薯需要在七八月份种植,但受疫情影响开学晚导致种植时间晚了两个月,天气寒冷让幼苗很难存活。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她先是在网上买营养土和木板,把木板制作成长方体容器,后又从学校北苑桃李园附近挑选一块合适的地挖出来搬到科东实验室,又用塑料薄膜小心盖上,然后耐心等待。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画图操作,这对她来说这又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学习专业课时,理科知识一直是让刘岩头疼的领域,而画图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涉及大量还没学过的的理科内容。她找资料找网课进行学习,刚开始学习就像进入了黑洞,让她不知所措,后来她积极与学长学姐交流,指导老师也提供了很多建议和帮助,她的心态逐渐发生变化,她选择迎难而上,不断突破自我,也终于开始渐入佳境。
在刘岩看来,志愿活动和党团服务是她生活的调色盘,让她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校内,她是班级团支书,恪尽职守做好班级事务管理,是老师身边的好帮手;作为院系资助团团长,她在海量信息资料前耐心整理审核,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疏通“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在校外,刘岩积极参加大型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每年寒假都会参加家乡高铁站的春运志愿者服务,疫情期间她也仍坚守岗位,尽己所能服务更多人,她说:“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很自豪,可以在祖国的万里铁道线上工作,就算是萤火之光,我也想温暖别人,把志愿精神传递下去。”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或早或晚。刘岩是晚熟的人,善良坚韧,漫长的积累,曾经的遗憾,让她面对挫折更加从容,面对成绩更加珍惜。她用实际行动向我们昭示:“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以梦想为舟,奋斗为浆的故事仍在远航……
▉指导老师 支慧 校园记者 张甜甜